【ITP因你而改变】第十七期-ITP疾病背景与治疗进展

2022年7月12日 18:15:50  分类: 最新医疗技术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世界范围内ITP发病率为2~10/100,000,发病高峰为20~30岁及60岁以上人群1,2。

ITP治疗的临床目标是通过提供足够的止血措施来解决出血事件或预防严重出血情况3。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但存在部分患者激素治疗无效、复发、不耐受或激素依赖的情况。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约30%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未获得初始反应4,减少或停用激素后,70%~90%的患者会复发5,此外,长期使用可发生高血压、高血糖、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不良反应,部分可发生骨质疏松或股骨头坏死,提醒临床医生在开具糖皮质激素处方前应考虑不良反应,高龄、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应谨慎使用6。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1指出:

①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可重复1个周期(1周期4d),2周内泼尼松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快减停;

②高龄、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且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水平,注意预防感染及消化道溃疡;

③泼尼松起效后应尽快减量,6~8周内停用,减停后不能维持疗效的患者考虑二线治疗。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